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科技 贵州城市网 2023-11-01 508浏览

特殊的通勤:搭乘“背篓专线”去卖菜的老人们

为了从村里到地铁站,80岁的郭勇和老伴吴云蹭着村里往镇上送菜的车,凌晨3点到达了重庆石船地铁站。在漆黑的夜里,在阵阵蛙鸣声中,他们坐在地上,靠着自己的背篓,等待着铁闸门的打开,坐上6点30发出的第一班地铁,去到观音桥卖自家种的蔬菜。

尽管吴云和子女都不想让郭勇再去卖菜,但郭勇告诉吴云,自己闲不下来,窝在家里看电视、睡觉的日子他过不习惯,只觉得身体都要垮了,只有劳作才会让他觉得舒服。

6点20分,在铁栅门前等了3个小时的郭勇费力地背起装满40斤空心菜的背篓,招呼着老伴,在铁栅门只打开到三分之一时就快步走了进去,他想找到一个座位,来给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旅程省点力气。

熟练地刷卡、过安检,在地铁上,郭勇和相熟的菜农们互相攀谈着,聊着家长里短,说着前日卖菜的收获,交流着哪里的人流量更大。

▲地铁4号线车厢内▲地铁4号线车厢内

7点30分,重庆地铁4号线从郊外开到了市区,人流逐渐挤满了整个车厢。列车上,几乎没有乘客对这些卖菜的老人施以特别的目光,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上班或上学路上跟他们相伴,必要时还会施以援手。

在社交媒体上,这条地铁线路火了,网友们叫它“背篓专线”。竹子编的背篓和带着泥土的蔬菜,在现代化的地铁线路上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这也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烟火气和包容性的具象体现。

而对郭勇吴云夫妇以及许多和他们一样去卖菜的人来说,这条地铁的好处非常具体:每斤菜能多卖一块五角钱。

凌晨3点的等待

每个去城里卖菜的日子里,郭勇和老伴吴云都需在凌晨2点左右起床。郭勇会把前一天收拾好的空心菜和红苕尖整齐地铺到背篓里,装好塑料袋、秤砣,一个白色的泡沫纸箱盖板,然后在脖子上挂好印着收款码的纸板。

这次郭勇背着40斤空心菜,另外还装了几斤红苕尖;吴云前些天背丝瓜时扭伤了腰,出门前贴上了3张膏药,背了不到30斤空心菜。

郭勇住在石船镇周围的一个村子里,从村里到重庆石船地铁站有20分钟的车程。他们会搭村里去镇里送菜的车前往地铁站,但这些车走得早,通常在凌晨3点左右,就会把他们送到石船镇地铁站门口,此时距离地铁6点半的首班车,还有3个半小时。 

▲凌晨6点左右的石船站▲凌晨6点左右的石船站

郭勇和老伴总是最早到地铁站门口的两个人,大部分时间他们听着蝉鸣和蛙叫,静静地坐上3个小时,有时他们也会靠在背篓上眯一会。

今年80岁的郭勇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早年间种田、养蚕、卖麻糖,养活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如今他们岁数大了,儿女也到城里安了家,郭勇会在家里那不大的菜地上种些蔬菜,拿出来卖。

一开始,他和老伴在镇上卖菜,但镇上来买菜的人不多,菜价也很便宜,往往忙活一天,还卖不到几十块钱,背篓里也还剩下一半的菜,看着这些菜在第二天变蔫、变黄,郭勇心里不太好受。

自去年6月地铁4号线石船地铁站开通后,以往在镇里卖菜的菜农们有不少乘着地铁到重庆市区卖菜。有老乡告诉了郭勇这个事情,说坐地铁到市区很方便,市区里买菜的人多,一个上午就能卖掉几十斤蔬菜,而且菜价比镇上要高出不少。用最常见的空心菜举例,在镇上一斤卖不到1元,而市区里能卖到2.5元一斤。

郭勇和老伴几乎在石船镇呆了一辈子,虽然离重庆市区只有40多公里,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他们以前几乎没有去市区逛过,更没有坐过地铁。在他们看来,那是“年轻人的玩意”,他们玩不转。但为了每斤菜多赚1.5元,郭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去城里卖菜赚钱。

▲郭勇和吴云在卖菜▲郭勇和吴云在卖菜

在村里年轻人的帮助下,他和老伴都办了交通卡,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由于年龄超过了65岁,可以免费乘坐地铁,地铁的安检员对他们也很照顾。

和老乡一起到城里卖过几次菜之后,从最开始认不出站、不会刷卡,到现在小跑着去抢座,熟练地转线换乘,郭勇和吴云慢慢适应了坐地铁这件事。每周5天,他们都会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到重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观音桥,卖光自家种的几十斤蔬菜。

“背篓专线”上的人们

每次换乘地铁都是郭勇最难的时刻。早上7点半,正赶上早高峰的开始,在保税港站从4号线转到9号线。人多,意味着他会失去座位,甚至连背篓都没地方放,只能背着几十斤重的菜一路站到观音桥站。

在观音桥上班的年轻人小杨有着和郭勇差不多的烦恼,他每天也会准时在7点半搭上9号线,背着沉重的双肩包,里面装着电脑和文件。

对小杨来说,他早就习惯了和这些背着背篓卖菜的大爷大妈一起通勤,回忆起第一次看见他们的时候,小杨确实有些诧异,夹杂着泥土味道的新鲜蔬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背篓在不经意间打到他身上时留下的痛感。

小杨说,在他的印象中,几乎没有乘客和这些菜农们发生过冲突。有时乘客会去和他们搭话,问他们从哪来,菜多少钱一斤;还有的乘客会去帮他们把背篓背起来,一切都很和谐。

9号线开往观音桥方向的地铁车厢里,人很多,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背着双肩包的“打工人”,推着小推车去买菜的大叔大婶……形形色色的人几乎挤满了车厢,但像郭勇两口子一样的菜农还是能一眼就被人看到。 

除了装满蔬菜的背篓,他们的穿着和形象也足够醒目,彼此间的交谈会用较大的音量。这些菜农们大多皮肤黝黑,头发花白,身材矮小瘦弱,斜挎着装满零钱的挎包,男性穿着黑色或灰色的汗衫,西裤解放鞋,女性则更多的穿着鲜艳的花朵图案衬衫。

▲菜农们排队进入地铁站▲菜农们排队进入地铁站

今年62岁的周梅也是地铁上的菜农之一,之前的20多年她都在外地打工,在深圳、广州、海南等地都呆过,进过工厂,当过保姆,也在餐馆刷过盘子。今年,周梅的儿子生下了宝宝,她也回到了重庆石船镇的老家,边带孙子边去城里卖菜,补贴家用。

每次去城里卖菜,她都会从家里走20分钟到地铁站,然后坐上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到观音桥。身高只有1米5出头的周梅体型很瘦弱,在背起背篓时,从身后几乎看不到她的上半身,只能隐隐约约从缝隙里看到她被压弯了的脖颈,和她特意染黑的头发。

由于只有一个人,在地铁里如何拿起放在地上的背篓成了困扰周梅的难题,但大部分时候,地铁上的乘客看到周梅弯着身子,吃力地背起背篓时,都会主动上前帮一把手。“很感谢地铁上的这些乘客们,还有在换乘时地铁内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帮我托一把,我省了很多力气。”

不只是周梅,包括郭勇吴云夫妇在内的很多个菜农都说,地铁上的乘客以及工作人员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进站时工作人员有时会等在站外的无障碍电梯,接他们进站,也会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郭勇告诉周梅,在他们第一次坐地铁之前,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他们害怕出麻烦,“我们不懂坐地铁,也害怕背着那么大的背篓会影响地铁上的乘客,但是(地铁)坐久了,一次矛盾都没有过,大家都很照顾我们。”

即便已经搭地铁去城里卖了几个月的菜,郭勇和吴云二人也能非常熟练地乘坐地铁,但坐地铁时他们的动作仍然显得小心翼翼,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背篓有没有影响到别人,不时伸出手去调整背篓的位置。

据报道,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是重庆轨道线网规划中的骨干线路,2022年6月18日,4号线二期开通运营,其中石船站就设在渝北区石船镇重桥村的村口。自此,在石船站几乎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前往市区卖菜,久而久之,大家亲切地把这一段路线称为“背篓专线”。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石船地铁站工作人员说,为了方便老人们通过,他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用金属探测器人工扫描,引导老人乘坐无障碍电梯等。“行政区域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凭借有效证件免费乘坐轨道交通。”针对上班高峰期,卖菜的人是否会影响其他乘客出行,该名工作人员回应,“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 

观音桥卖菜的老人

正常情况下,郭勇和老伴会在8点到达观音桥地铁站,车辆到站后,一路小跑着赶出站,拐过一个弯,气喘吁吁地跑到建新农贸市场旁边的一条小路上。

这条小路有着典型的重庆特色,坡度大,周围是看起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房子,路上聚集了许多来卖菜和水果的商贩,人流量很大,摩托车、三轮车和行人、摊贩挤在一起,各种叫卖声也不绝于耳。

郭勇吴云夫妇到的时候,这条路上几乎已经摆满了摊位,他们无从下脚,只能在垃圾桶边卸下了背篓,恳求旁边摆摊卖丝瓜的中年女人腾出一点地方给他们。中年女人不太开心,与郭勇争了几句,但还是往旁边挪了挪她的丝瓜。郭勇和老伴这才能从背篓里拿出空心菜,摆在他带了一路的白色泡沫箱子盖上。

▲郭勇在观音桥卖菜▲郭勇在观音桥卖菜

他们卖的空心菜很新鲜,颜色翠绿,看起来很嫩,虽然他们不会像其他摊贩一样大声吆喝,但不一会周边还是围满了来问价的顾客,2.5元一斤,很快就卖出去不少。吴云负责称菜收钱,郭勇则不停地从背篓里往外拿菜。

10点15分,他们已经卖完了带来的70多斤空心菜,挣了180余元。吴云说,这天是周一,人多,卖得比往常快一些;昨天周日,人少些,他们卖到了中午12点多才卖完。

卖完了菜,累了一早上,无数次放下又背起背篓的郭勇脸色放松了不少,吴云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从凌晨3点到现在滴水未进,两人准备去吃午饭。

两碗豆花饭,两碗白酒,两位老人每次来城里卖菜都会花十几块钱来老乡开的小店里吃上这样一份套餐,再把没吃完的豆花和米饭打包,带回去当作晚饭。两个人的牙齿几乎掉光了,软绵绵的豆花加上香辣的蘸水,是他们眼中最佳的美食。

▲卖完菜后,郭勇来吃豆花饭▲卖完菜后,郭勇来吃豆花饭

吴云说,她很喜欢坐着地铁来城里卖菜,甚至把卖菜当做了旅游,“轻轨开通后,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便利,天天都能来城头,看这些高楼大厦,心情都宽阔了。”

因为担心郭勇的身体,吴云和子女们其实都不想让他再来卖菜。几个月前,郭勇得了一场大病,新冠感染后肺部出现了问题,在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

郭勇告诉吴云,家里虽没有经济负担,但他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闲不下来,窝在家里看电视、睡觉的日子过不习惯,感觉身体都要垮了,只有劳作才会让他觉得舒服,“我也觉得(来城里)卖菜很累,但不让我卖菜我会更不舒服,我背着他们也要来卖。”

在回程的地铁上,人不多,两位老人找到了座位,一个靠着栏杆,一个靠着背篓,沉沉地睡着了。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红星新闻记者 李毅达 任江波

编辑 郭宇 责编 任志江

郭勇地铁老伴地铁站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贵州城市网

贵州城市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贵州城市网 gz.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